孩子上課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動;
課下也變的經常打鬧,沒辦法管住自己;
學不進去、無法按時交作業、每次考試總是最差的……
暑假剛過又到開學季,孩子身上的這些毛病都改掉了嗎?先不要盲目給孩子掛上笨、淘氣的頭銜,其實孩子學習不好,孩子有可能患上一種叫“學習困難”的疾病。
剛上四年紀的小強到醫院做檢查的時候,醫生發現他的身上有多處父親抽打留下的淤血印,小強的父親說每次打他,自己也非常心疼,孩子學習不好就是管不了非常生氣。后來聽鄰居說去到醫院做了智力檢查才知道小強的智商測評正常,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是卻檢查出多動癥!評估是28分,已經接近30分滿分,病情十分的嚴重。小強的病情表現在課上時沒辦法集中精力聽講,一開始玩鉛筆盒、書包等,被拿走后就開始摳桌子,小強自己控制不自己,老師也沒辦法。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兒科專家“李萍”解釋說,事實上,在“差生”中間,有相當比例的人他們并不是不愛學習,智力也并非比別人差。根據調查表明,在我國患學習困難的兒童中有1/4的智商在100以上,有的甚至達120以上。
孩子學習困難其實是歸因于神經系統造成的,其特征是認字的正確性較低及流暢度有一定的困難。而我們平時所說的“學習困難”一般情況下是指由于有讀寫困難障礙、多動癥及阿斯伯格等癥狀所造成的學習能力急劇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肢體協調不佳,無法和朋友玩耍社交能力等。
引起兒童學習困難的因素有很多:小兒多動癥、小兒抽動癥、小兒自閉癥、智力低下、微量元素缺乏、鉛中毒、視聽力問題等一系列問題。而小兒多動癥、小兒抽動癥和自閉癥在“學習困難癥”群體中占據主要部分。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區分淘氣的孩子和多動癥呢?
淘氣的孩子本身是有自控能力的,而患有多動癥的孩子是一種病態,沒自控能力。家長們要特別注意區別自控能力,主要集中在孩子愿意干的事情、注意力、情緒控制方面、對懲罰的反應等方面。應該說在孩子小學期間出現類似多動癥的問題還是很多的,一些問題解決得不好,會對孩子長大后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李教授特別提醒廣大家長,由于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可一直延續到成年階段甚至產生終身影響。所以,當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家長首先要仔細分析原因,絕不能在沒搞清楚原因的情況下,就對孩子盲目進行打罵,造成孩子更大的壓力,導致孩子心理問題。家長應格外重視仔細尋找孩子學習困難的因素,給孩子做科學、客觀地評價和矯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