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急疹一般會連續發熱三四天,等發熱退后才會出皮疹。但許多家長往往在孩子發燒的幾天里,帶著孩子天天跑醫院,這樣是不可取的。如果已經明確診斷,只要按照醫囑在家護理,三四天后孩子就會慢慢好起來。
幼兒急疹起病急驟,常常是剛才還好好的,一會兒就燒起來了,尤其是小兒睡前一切正常,夜間突然發熱,而且高熱不退,許多家長很擔心。
發熱時孩子身上不出皮疹,發熱退后才出皮疹。也就是說,小兒持續發熱3~4天后,體溫退了,身上會看到一些皮疹出現,其皮疹呈淡紅色、針尖大小,最先見于軀干,然后延及全身,軀干最多,顏面、頸部也可見到,1~2天即可消退,退后皮膚上不留斑痕,家長不用擔心。
得了幼兒急疹,應該先到醫院明確診斷,并遵醫囑,按時給小兒服藥,在病情無大變化的情況下,不必因發熱不退而天天跑醫院。應注意多給孩子飲水,要飲熱水,或熱米湯,讓孩子出汗。只有出汗,體溫才能退。
小兒急疹的主要癥狀就是剛開始的時候發熱,甚至高燒39度,40度,還伴有腹瀉等癥狀,大概三四天,燒退以后就會出現玫紅色的小疹子,這就是小兒急疹。甚至1歲以上的小兒也不會得,它只發生在半歲左右的嬰兒身上。
寶寶急疹,就是人們常說的“燒疹子”,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過呼吸道傳染,常常在托兒所內傳播,冬春季節最常見。發病年齡一般為生后6個月到兩歲。
寶寶急疹的特點是“燒退疹出”;純和蝗桓邿,體溫可升至39--41度;純弘m有高燒,但精神很好,有的可有輕微咳嗽、嘔吐、腹瀉等癥狀。高燒一般持續 3--5天,體溫便突然下降,在體溫下降時出現皮疹,即熱退疹出或疹出熱退。疹子的特點是全身散在小紅斑點,軀干較多,面部、肘膝以下較少。皮疹在24小時以內出齊,經過1--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疹退后不留痕跡。出疹子的同時伴有脖子、耳后、枕后的淋巴結腫大,但無壓痛,熱退后持續數周逐漸消退。
幼兒急疹在皮疹出現以前,診斷較為困難,容易被誤診為呼吸道感染,給予消炎、退燒、止咳等治療。家長不必擔心,不會耽誤患兒的病情,因為幼兒急疹一般很少有并發癥,是一種急性而預后良好的出疹性傳染病,患病后不需要特殊治療。
家長了解了幼兒急疹的特點后,就會覺得幼兒急疹并不可怕,當6個月至2歲的小兒有不明原因的高熱時,要想到有幼兒急疹的可能性。不必因高熱不退而頻繁的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上其它疾病。要注意讓患兒多喝水,吃易消化的流食,高熱時及時服用退燒藥,以防發生驚厥。當疹子出來后,病也就算好了。
(一般在這個年齡段,只要寶寶突然發燒兩天的,都可以懷疑寶寶得了小兒急疹。寶寶發燒不用急,先物理降溫,用冷毛巾給小家伙降溫。一般出汗后,就容易溫度降了。如果溫度回復正常體溫后出紅點點,就一定是小兒急疹了。這時媽媽們就不用擔心了。因為這種病是一出疹,病就是快好的了。)
小兒急疹:也叫嬰兒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小兒急性傳染以突起發熱病。臨床上,熱退出疹為特點。本病古稱“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風熱時邪,郁于肌膚,與氣血搏結所致。流行病學特點:幼兒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屬哪種病毒,尚未分離出來,本病多為散發,患者以6一18個月幼兒較多,6個月以內和2歲以上幼兒少見,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冬、春、秋季多發。病后可獲較鞏固的免疫,再次發病者少見。由某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這種病毒尚未分離成功?赡芙浛諝怙w沫傳播 。一般發生在2歲以內嬰幼兒,以6個月至1歲的嬰兒多見。冬、春季發病較多。潛伏期1~2周。起病急,體溫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有煩躁、咳嗽、嘔吐、腹瀉及咽紅,在高熱時可出現驚厥;發熱3~4天后,在降溫或退熱后出現皮疹 ,呈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為該病的特征;頸部及枕后淋巴結輕度腫大;末梢血淋巴細胞明顯增高,可達70%~90%。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即可診斷。主要采取對癥治療,高熱時可用物理降溫及退熱藥,煩躁及驚厥時可用鎮靜藥。
癥狀習慣
區別:連續三天發急燒,高熱可致39到40攝氏度。一般在三天后退燒,并有皮疹析出。病兒可獲終身免疫。如果為6個月后小兒第一次突然發熱,并且無流鼻涕,咳嗽,腹瀉等癥狀,小兒精神,飲食狀況尚好,則大部分可以判斷為小兒急疹。確診可以做病毒培養,檢測HHV-6病毒。有些無經驗或者訓練不佳的醫生看到嬰兒咽喉發紅,可能會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扁桃體發炎等,其實咽喉發紅是很多病毒感染的特征,并不能作為確診感冒等疾病的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