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hilwalton.com 游離膽紅素(即未結合膽紅素在血中未與白蛋白結合的部分)具有較強的親脂性,可透過細胞膜,當它進入腦組織后,可產生膽紅素的毒性作用而致膽紅素腦病。膽紅素的神經毒性作用是阻斷腦細胞線粒體的氧利用,使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的偶聯作用解離,使腦細胞的"呼吸"和能量產生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腦的正常功能。 在臨床上通常以血清膽紅素濃度來估計膽紅素腦病的危險性,一般認為在血清總膽紅素濃度高于342mmol/L(20mg/d1)時則有發生膽紅素腦病的危險。但實際上,血清膽紅素濃度并不能準確判斷膽紅素腦病的危險性,因為影響膽紅素入腦的因素中,主要是血清游離膽紅素的濃度,以及其他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 由于目前臨床上未能普遍檢測血清游離膽紅素濃度,還沒有一個可行的指標能準確預測膽紅素腦病的發生,而以血清總膽紅素的水平預測膽紅素腦病的危險性尚算簡單可行。因此如能正確地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仍可以其作為預測膽紅素腦病危險性的指標之一,用以指導治療。表1所列的血清總膽紅素濃度通常被認為是可能發生膽紅素腦病的警告水平。 |